拥有越剧、昆剧、京剧、婺剧、甬剧、调腔等18个剧种和58个戏曲类非遗代表性项目的浙江,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戏曲大省。
2005年至今,浙江深入实施文化建设“八项工程”以来,浙江戏曲届坚持守正创新,涌现出一批优秀人才,创作了一批现象级作品,收获颇丰。
2025年刚刚过半,浙江戏曲喜报频传。
重点奖项上,浙江台州乱弹剧团的鲍陈热成为全国民营剧团里开出的首朵“梅花”,陈丽俐为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再添梅花一朵。《钱塘里》获得2025年第十届中国戏剧奖·曹禺剧本奖(第26届曹禺戏剧文学奖)。第33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上,浙江有6人获奖。
新编戏剧作品中,刚刚结束首轮全国巡演的越剧《我的大观园》,观演人次达7.2万,成为现象级爆款。为代字辈演员量身打造、紧扣青春戏曲创作理念的昆剧《盛世红妆》,首演票房收入创下浙江京昆艺术中心历年新编戏中的最高。
保护和传承方面,浙江全力保护“天下第一团”、持续开展戏曲曲牌抢救工程,2025年初,《浙江传统戏曲曲牌·声腔集成》出版,《浙江省戏曲音乐曲牌数据库》上线,全省18个剧种共2815首曲牌与传统唱腔的记谱、整理、录音录像及出版工作正式完成。
为什么浙江戏曲能持续出人、出戏、出圈?
齐心协力,前辈为未来做托举
在刚刚结束的2025年“新松人才”浙江省青年戏曲演员大赛上,来自浙江省43家专业院团及5所艺术院校的401位参赛演员中,多位“00后”演员闯入决赛,比如19级小百花班的几位演员,年纪只有十七八岁。
股票杠杆软件下载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